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南京站长网 (https://www.025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大数据 > 正文

关于什么是大数据的一点思考

发布时间:2022-12-21 14:03:59 所属栏目:大数据 来源:未知
导读: 借用三体中一句名言“给岁月以文明,而非给文明以岁月”大数据的本质,不是将生命献给数据,而是给数据以生命。大数据不是一套routine,不应限制了你思考的方向,那里数据多就分析那里,而应

借用三体中一句名言“给岁月以文明,而非给文明以岁月”大数据的本质,不是将生命献给数据,而是给数据以生命。大数据不是一套routine,不应限制了你思考的方向,那里数据多就分析那里,而应是内化的一套价值观及处事方式,用以对抗无常。

科学的进步,商业的发展,得益于数据所统领的疆域的扩展,随着之前越来越不可量化的变得可以计量,但这并不是要我们的丢弃直觉,忽视心智模式的作用,大数据带领我们关注用户购买了什么,也要求我们关注用户没有购买什么,并从用会的行为推测出用户为什么没有购买,亚马逊会根据你点击而未曾购买的记录给你推出个性化的deal,大数据要求我们了解整个行业的趋势,更要求关注每一人个性化的需求,Netflix不止靠大数据拍出《纸牌屋》,还将无数的小众电影准确的推荐给了用户。而你的关注点,应该是能将数据统合的那根线,能使数据产生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上层结构。这里的关注点,说的是数据分析前的需求分析,你需要这些数据做什么,你对数据的直觉反应是否可以通过这些数据进行完整全面的验证,没有回答好这些问题,拥有再多的数据也不过是一堆数字,一如果组排列整齐的感光器,而不是一个能分别美丑的眼眸。

数据的扩大不会必然带来视野和格局的扩大,一个朋友说起她分析"降关税"的感悟,她说道,如果逗留在税率本身,思路变死,只能接受竞争对手增多局面;如果挖掘到贸易自由化层面,格局变大,处处即是机遇;格局大小,决定对策,大格局涵盖小格局,小格局看上去不可思议,在大格局下都显得理所当然,她在bloomberge数据端倒弄半小时之后,意识到,相比这些数据库,wind都弱爆了。仅仅有国际化视野是不够的,更需要有国际化数据。而数据来源一旦多元,就一定要有去伪存真的步骤,去除重复,剔除噪音,清洗缺失值,使数据做的同步,准确,完整。这是当前数据处理中最耗时的步骤,而如何避免在数据清洗时过度补偿,如何避免丢弃过多有用数据,则是最需要智慧的。

大数据不是指数据量的大,也不是指数据来源的广(数据的维数大),而是指数据间的关系复杂(复杂网络的涌现),数据中既包含有用的信号,也包含无用的噪音。但不同维度的数据可以互相验证,互为因果,从而带来数据间的有序性。数据在不断的变化中,而变化的趋势又受制于你观察数据之外的环境因素,这环境因素具有自我指称的特性,也许数据之所以变化,就是因为你观察数据这一行为造成的。有序性就是负熵,就满足薛定谔说的生命的特征。

若你能知道何时需要收集数据,何时收集的足够的数据足够做决策了,那么你就孕育了一组数据,如果你能坚持不懈的更新数据,不放过数据间的细微变化,你就养育了一组数据,如果你能让你的数据与大千世界中那些鱼龙混杂的数据对上号,然后会心一笑,或是发现不同维度的数据带来了不同的结论,然后追根追底,那么你的数据就通过成人礼,如果你能及时的发现你拥有的数据已发生了Bifurcation,不可能通过小修小补来描述现实,那么你就可以安排这组数据的葬礼。你若有这样的态度,不论你的数据量有多大,处理数据的模型有多简单,你都拥有了大数据的灵魂。若是你只知道管中窥豹,以偏概全,如盲人摸象一般大数据思考,那么数据量,数据维数,数据处理能力的增长只能同比扩大你的知识与谬误。

(编辑:南京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