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南京站长网 (https://www.025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天问一号顺利进入环绕火星轨道?防干扰保成功有秘籍

发布时间:2023-01-08 10:30:29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网络
导读:   热烈庆祝天问一号火星轨道刹车成功!是什么样的技术保障了天问一号长途跋涉大半年,分毫不差进入火星轨道呢?



  2021年春节期间,阿联酋、中国、美国的火星探测器陆续进入环绕
  热烈庆祝天问一号火星轨道刹车成功!是什么样的技术保障了天问一号长途跋涉大半年,分毫不差进入火星轨道呢?
 
  2021年春节期间,阿联酋、中国、美国的火星探测器陆续进入环绕火星轨道,最早发射的阿联酋希望号火星探测器,也最早抵达火星轨道,成为最早的亮点。阿联酋的火星探测器有美国技术的加持,利用美国的深空测控网络,成功的机会是很大的,也不太可能被人恶意干扰。但是天问一号就不同了,我们刚刚完善的深空探测网络等待验证,第一次实施火星轨道捕获,各项技术也不敢保证万无一失。另外,还有很多国人担心会不会被敌对势力干扰。尤其是,后面还有个非常困难的火星着陆操作,能否完全成功,还要看天问一号自己的表现。今天先分析一下火星捕获过程的安全问题。
 
  很多人都知道火星探测任务失败率非常高,有将近一半的任务都失败了,因此大家都为天问一号捏着一把汗。其实大家大可不必如此担心,虽然天问一号不敢保证百分百成功,但成功的把握还是非常大的,至少在火星轨道捕获这个环节,失败的可能性非常小。我们通过总结可以发现,火星探测任务失败主要发生在上个世纪。因为那时候深空探测技术不成熟,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运气。倒是美国技术进步比较快,逐渐掌握了深空测控技术,并引领了测控潮流。百分之五十的成功案例中大部分都是美国完成的。
 
  回到天问一号,我们已经研究出了深空光学自主导航技术,对火星探测任务成功的信心还是很大的。印度都能成功,我们更没有问题。当然有网友会跟我抬杠,日本技术那么先进都会探测失败,你哪来的这么大的信心。我不否定日本现在的技术,但日本那次失败确实是因为技术不行。因为深空自主导航技术,是美国1999年才第一次完成实践验证的,日本发射火星探测器是在1998年,与美国的那次发射同步,但并没有掌握成熟的自主导航技术,失败并不奇怪。到后来2013年印度发射的时候,已经有了美国的技术可以借鉴了。
 
  需要说一句,后来日本也掌握了自主导航技术了,两次小行星自主采样就是很好的实力证明。
 
  那么什么是光学自主导航技术呢?说简单点就是用眼睛看星星来导航,地球上的屎壳郎就非常善于利用星星来导航。
 
  在地球上,我们坐车时,乘客问司机:
 
  “师傅,到哪里了?”
 
  “那不是泰山吗?到了山东了!”
 
  探测器需要利用已知的星星导航,跟地球上问路的情形差不多。
 
  天上有很多星星,从地球人或探测器的视角来看,恒星的位置是基本不动的,可以看成是天空的坐标。行星在快速移动,但什么时间在什么位置,我们有比较详细的数据,所以可以当成标志性参照(注:除一些特别小的小行星以外,地球和火星之间大多数小行星的运行数据我们都已经掌握了)。给天问一号装上一个摄像头观看星空,通过拍摄远处的恒星和临近的小行星的照片,就可以判断自己的位置和速度。当然,只有照片是不行的,需要有一个功能强大的计算机,利用照片数据、准确的拍摄时间、和电脑里存储的小行星运行图,来计算自己的位置和速度。上个世纪,之所以这个技术不成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时的星载计算机功能不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一下阿波罗探月用的计算机,那个老古董看起来挺吓人,实际性能非常有限。
 
  通过天问一号的自主导航,我们地面人员可以非常省心地对它进行管理,不用时刻盯着它。让它自己时不时,给地面报告一下自己的信息就可以了,现在我们知道,天问一号按照规划路线,非常稳定地走在接近火星的路上。这两天还刚刚完成了携带设备的自检工作,一切正常,并且拍摄了第一张火星照片。
 
  等到接近火星的时候,天问一号会切换另外一种导航办法。那就是利用火星和两个火星卫星的照片来进行导航。这个导航要比小行星导航更准确一些,测量精度提高很多,轨道误差只有几十公里甚至更少。这个误差看起来也不小,至少跟北斗导航比起来误差太大了,但完全满足减速捕获的要求了。不过,实现起来也不是很容易的,同样需要对火星及其两个卫星的活动规律了如指掌,对时间精准把控,并能迅速计算出准确结果来,及时作出减速的决策。如果这时候等地面指示,黄花菜都凉了。
 
  “地球指挥所,我已到达减速位置,是否减速,请指示?”
 
  “减速!”
 
  “收到!”
 
  看起来很标准的一套指令,但不能应用到火星探测上。因为火星到地球传递信号来回需要大概22分钟。减速过程大概需要三十分钟,等待指令的过程也就完美错过了火星。就算能提前22分钟发送指令,如果没有精准的自主导航和自主控制,也是会大概率失败的。
 
  有了自主导航功能,探测器可以在没有外部指挥的条件下,自主把握时机,实施减速捕获程序,大大减少了因外界干扰而造成的失败。
 
  有人会说了,有没有可能别人给他发送一条错误指令,让它不能自主实施减速过程呢?理论上是存在这种可能性的,由于使用无线传播,而且传播距离比较遥远,敌对势力可以随时截获探测器,和地球测控站之间的通讯信号,并进行复制,在恰当的时机给探测器发送虚假指令,干扰探测器工作。但是,不必过于担心,目前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加密措施还是比较先进的。
 
  我国在星地双向身份识别上有非常成熟的方案,只要是虚假信息,卫星和地面都可以轻松识别出来,并拒绝服务。即使对方截获了通讯过程中的信息,也无法识别信息内容,因为信息都是加密的,这种加密方式,用现在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也不能在短时间内计算出来。另外,为了防止信息劫持,用假身份再次发送,我们还有先进的动态随机密钥策略,下一次即使发送相同的指令,密码也不一样,防止别人盗取。
 
  这样的空间网络加密机制,已经在北斗导航、军事、卫星、探月工程等领域进行了充分的应用,基本可以确保通讯的安全。但是为了更加绝对的安全,我国已经研发出了量子通讯技术,虽然没有应用到天问一号,但未来很有可能在卫星和空间探测上大规模使用。
 
  总之,我们的天问一号有足够的策略可以保证自己顺利进入火星探测轨道,出现意外的可能性非常小。这次华丽转身,潇洒进入环绕火星轨道,就是很好的例证。比较困难的应该还是着陆火星,关于这个内容我们后面再做专题介绍。敬请关注!

(编辑:南京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