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南京站长网 (https://www.025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外闻 > 正文

经历了200年后 一个关键的物理化学之谜或许已然被解开

发布时间:2022-10-16 01:30:42 所属栏目:外闻 来源:互联网
导读: 几个世纪以来,质子在电场中如何在水中准确运动的问题,一直令科学家们着迷。现在,在对这一现象的最后一次重大洞察200多年后,科学家们有了一些清晰的认识。



  1806年,西
       几个世纪以来,质子在电场中如何在水中准确运动的问题,一直令科学家们着迷。现在,在对这一现象的最后一次重大洞察200多年后,科学家们有了一些清晰的认识。
 
  1806年,西奥多·格罗萨斯(Theodor Grotthuss)提出了一个假说,这个假说后来被称为“质子跳跃”的格罗萨斯机制,是关于电荷如何在水溶液中流动的。
 
  虽然,格罗萨斯的假设在当时是非常超前的(在质子,甚至是水的实际结构被知道之前),但现代的研究人员早就知道,它并没有在分子水平上提供对发生的事情的完整理解。
 
  关于这个话题的最新发现,可能已经通过解开水合质子的电子结构揭开了谜团,而水合质子的电子结构长期以来一直难以捉摸。
 
  研究结果表明,质子在水中以三个水分子组成的“火车”的形式移动,火车前进时在前面建了“轨道”,火车经过时就会被拉起。
 
  这个循环可以无限期地在水中运输质子。该研究的作者说,虽然这个想法以前就有人提出过,但新的研究赋予了一种不同的分子结构,更适合格罗萨斯提出的解决方案。
 
  化学家胡德·派恩斯说:“理解这种机制是纯粹的科学,它推动了我们知识的边界,改变了我们对自然界最重要的质量和电荷传输机制之一的基本理解。”
 
  这一发现影响了许多其他化学过程,包括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和氢燃料电池的能量传输。
 
  值得注意的不仅是解决方案,还有研究人员如何能够得到它 —— 在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中,从开始到结束,测试和验证理论预测和实验结果,反之亦然。
 

(编辑:南京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