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游戏N次转型——致力于打造常青品牌 坚守海外发行第一梯队角色
谈及对于游戏产品的研发,黄新颖认为,公司的品牌还是要靠产品来打造。“我觉得还是要有拳头产品,能够把公司品牌带起来。”他透露,未来昆仑还是会继续保持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打造属于自己产品常青树。“这样我们才有空间不断试错,不断尝试新的项目。”同时。黄新颖也坦言,每个游戏人心里面都有情怀的那一面,正如《洛奇》的研发初衷,是希望积累忠实用户,为玩家带来乐趣,在他看来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我们不希望洗用户,洗完一拨又一拨。整个公司还是要有一拨忠实的粉丝围绕着你,才会有价值。” 游戏寒冬是契机 研发之初瞄准海外市场 面对当下的“寒冬论”,黄新颖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国内市场的寒冬并不意味着游戏公司的寒冬。相反,对于一些游戏公司而言,可能是一个契机,游戏公司可以通过这个机会,在海外找到很多新的市场。“寒冬其实对我们来说也是机会。原先大家也不会想到要去出海。也没有想到把一些宫斗权谋的题材放到海外去,我们发现宫斗权谋的题材在海外也能够吃的开。甚至是一些重PK的玩法,海外的用户也能接受。这也让我们发现了很多新的机会。” 而在这样的市场机会下,黄新颖与郝冬梅都表示,海外市场前景广阔。而昆仑,作为最早一批出海企业,也在出海这方面尝到了诸多收获的成果。 以东南亚地区为例,2013年《武侠Q传》在泰国发行,月收过百万美金,成为昆仑第一个爆款,也突破泰国天花板;2015年,《奇迹MU》成为整个东南亚的一个爆款;随后《神魔圣域》全球发行,据郝冬梅透露,即便上市已经快三年,《神魔圣域》每个月依然有几千万的收入。 2017年,除日韩以外,昆仑全球发行《龙之谷》,在东南亚地区,也获得了Google Play2018年的奖彰。黄新颖认为,这也是全球化的福利之一。当然,诸多优异的成绩也充分彰显了昆仑在出海方面的实力。 而在交谈的过程中,黄新颖以及郝冬梅也都坦言,海外市场目前也并非想象中美好。 郝冬梅认为,海外竞争形势严峻,主要在两方面:第一,由于国内游戏行业形势严峻化,大厂也倾向于海外进行发行,而大厂的加入势必将威胁其他厂商在海外的生存状况;第二,研发厂商更多倾向自研自发,换言之研发厂商会自己组建发行团队进行自研自发,而对于专做海外的发行团队来讲,拿到精品游戏的概率就变得越来越小,相反拿产品的代价会越来越高。 郝冬梅也透露,对于昆仑而言,将对两种类型的产品进行海外发行:一种是在国内发行成绩尚佳,并且昆仑比较擅长的类型的产品;另外一种是相对小众,与昆仑之前的类型有所差别,但是会尝试的产品。 黄新颖直言,有无买量经验对于游戏公司出海影响颇大,“对于没有出海的经验的企业来说,可能买一个用户要十几个美金,我们可能只要一两个美金,这种没有买量经验和有买量经验,差别还是蛮大的。” 而除了买量经验丰富之外,立项初期就瞄准全球化进行研发也是昆仑能够在海外成功的因素之一。在黄新颖看来,立项的那一刻就已经决定了产品的生死。“如果你一定要做仙侠类的,那就没办法做全球化。立项那一刻肯定是越早把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变数考虑清楚,越能增加海外发行成功的概率。海外市场也不是像大家想象的那样美好,不是你说要出海就能出海的。” 出海要趁早。在当下国内游戏市场严峻的情况之下,对于那些想要出海的企业来说,这句话就不只是一句简单的忠告了。 (编辑:南京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